|
時間:2019-03-26 作者:黔北經濟網 【原創】 黔北經濟網近期獲悉,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集體、先進個人出爐,遵義市共有2個集體、3名標兵和4個巾幗文明崗獲得全國婦聯表彰,遵義市鳳岡縣華鑫鞋廠負責人馮仁芬榜上有名,入選全國巾幗建功標兵。 這個馮仁芬是誰,她又做了什么,使得其能夠入選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呢?帶著疑惑,本期黔北經濟人物讓你了解馮仁芬。 說起馮仁芬,在鳳岡的人都知道,因為她的鞋廠解決了鳳岡許多大齡、留守、殘疾等文化程度不高、需要照顧老人小孩不能外出務工的婦女的就業,讓這些婦女實現了自力更生、增收致富的路徑。 馮仁芬16歲外出務工,一直在鞋廠打工十多余年, 在外,憑著她能吃苦耐勞和堅忍的執著精神,她從一個普通的工人,逐漸成長為一企業中層管理者。但因為在外打工,照顧不了家中老人小孩,馮仁芬心里感到十分愧疚,由于長期在鞋廠打工,馮仁芬認為鞋子在哪里都可以做,于是在去浙江學會做了手工棉鞋之后,便返鄉創業。 創業之初,馮仁芬通過貸款開辦了一個由幾個員工組成的小型鞋業加工仿,但由于當時技術經驗不足,生產的棉鞋質量不過了關,基本沒有銷路,這樣第一年在銀行貸款的十多萬元就被賠光了。 經過失敗經驗的總結,兩年后,她再次籌儲資金,巧妙運用營銷策略,爭得新老客戶的信任,成功扭轉溋虧。隨著時光流逝,企業也是在擴大再生產中成長,但是債臺也是不停地高筑。如果再靠著傳統的棉鞋,企業將無法繼續盈利,于是為適應市場需求,馮仁芬親自帶著員工前往甘肅學習手工編織鞋。學成回來以后,她們手把手教其他員工開始大批量生產手工編織鞋,成功實現了產品升級,有效增強了市場競爭能力。 經過幾年的努力,馮仁芬的鞋廠漸漸發展起來,同時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,2015年縣婦聯為華鑫鞋廠補助了4.5萬元,又專門邀請專家到華鑫鞋廠進行知識講座培訓,將企業技術骨干人員派送省、市進行免費電商培訓。在婦聯的協助下,馮仁芬的鞋廠成立了“留守婦女互助組”,為企業注入了新的動力。馮仁芬說道:“企業的發展之路肯定不平坦,生存競爭激烈,有地方政府的支持,加強管理、不斷創新,企業的路也會越走越好! 近年來,棉鞋加工廠在積極為國納稅的同時,也在以各種形式回饋社會、造福人民。近年來,馮仁芬積極響應精準脫貧號召,她認為鞋類加工及銷售技術簡單易學,勞動強度低,很適合廣大婦女,所以招聘了一批貧困家庭的婦女,殘疾婦女到廠上班,以減輕困難家庭的生活負擔。她出自農村,深知農民疾苦,她手把手教貧困婦女做棉鞋,讓其實現了每月收入1800-3000元,讓這個貧困的家庭如期脫了貧。她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,為了讓殘疾人感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社會的尊重,她雇傭了3名殘疾人。她的廠子里大部分員工都是其他鄉鎮的“陪讀媽媽”,這些“陪讀媽媽”基本都是為了讓孩子進程城上學才來的,她出自農村,覺得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,為了讓更多的孩子既能夠在城里上學又能得到母親的照顧,她非常愿意為這種家庭提供就業崗位。 馮仁芬的華鑫鞋廠曾先后被評為省、市“錦繡計劃巧手脫貧基地”“鄉村振興示范企業”等, 馮仁芬曾說:“做為鳳岡本地人,她不僅想把鞋廠做大做強,更想帶動家鄉的留守婦女們自立更生,自謀發展”。 (本文綜合自遵義網、中工網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