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朝日啤酒在華面臨的三大難題时间:2023-03-06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,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,外來品牌在本土市場面臨的競爭,也日益激烈。作為日本啤酒巨頭之一的朝日啤酒,也不例外地在中國市場遭遇了一些問題和挑戰。 盡管朝日啤酒在中國市場布局已久,但近年的市場份額和銷售額卻一直處于下降趨勢,企業面臨諸多困難。作為一個舶來品,朝日啤酒如何在中國啤酒市場立足?朝日啤酒在華發展的又有機遇與挑戰?我們通過此文或許可以找到答案。 品牌戰略模糊,本土化“水土不服” 朝日啤酒在華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,是中國消費者對朝日啤酒品牌認知不足。雖然朝日啤酒在日本擁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,但在中國市場,其品牌知名度不足,相關產品顯然也未被消費者認可。 從品牌認知度角度來看,朝日啤酒在中國市場的知名度較低。據易觀智庫發布的《2019-2023年中國啤酒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》,2018年,朝日啤酒中國公司在中國啤酒市場的市場份額僅為0.3%,在進口啤酒市場的份額也僅為2.2%。由此可見,朝日啤酒在中國市場的知名度不高,很難與其他知名啤酒品牌相抗衡。 中國消費者選擇啤酒品牌,傾向于品牌形象好、知名度高的品牌,例如,“百威”、“嘉士伯”、“喜力”等進口啤酒品牌。這些品牌在中國市場,都有較強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。但是相比之下,朝日啤酒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相對較弱。 另外,朝日啤酒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定位也存在一定的問題。朝日啤酒在中國市場的定位過于高端,零售價格也相對較高。但是要知道,我國大多數的消費者,更傾向于購買價格公道、能夠消費得起的啤酒產品。因此朝日啤酒的定價策略,或許并不適合中國市場消費者的需求。 針對朝日啤酒在中國市場面臨的品牌認知度低、品牌形象較弱和品牌定位不當等問題,也有業內人士提出一些專業性的建議。 首先,朝日啤酒可以加強品牌宣傳和營銷活動,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。類似本土啤酒品牌一樣,朝日啤酒或許可以通過贊助大型體育比賽、推出具有中國地方特色的限定版產品、與中國本土企業合作等方式,提高品牌曝光率,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。 與此同時,朝日啤酒在產品設計、包裝方面,也可以更加貼近消費者。例如,其本土化品牌形象和包裝設計,可以從中國消費者的審美和文化背景入手,通過品牌形象和包裝設計來提高品牌吸引力和認可度。 其次,朝日啤酒還可以調整品牌定位和定價策略,加入中低端產品系列。不難想象,通過推出針對中低端市場的產品線,提高產品的性價比,朝日啤酒就可以提高品牌的市場占有率,同時適當調整高端產品的價格和定位,提高其市場競爭力。 加強品牌文化建設,提高品牌的文化吸引力和影響力。作為一家國際化老牌企業,朝日啤酒需要加強品牌文化建設,建立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聯系,增強品牌的文化底蘊和品牌認同度。 總之,朝日啤酒需要從品牌宣傳、本土化、品牌定位、文化建設等多個方面入手,增強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。與此同時,還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,及時調整品牌策略和產品線。 市場洞察不足,難成消費者首選 作為一家啤酒企業,產品的質量和口感是非常重要的,但是朝日啤酒在這方面的投入和創新似乎不夠。從產品的口感和風味來看,朝日啤酒的產品并沒有很好地適應中國消費者的口味和需求。 據調查,中國消費者普遍喜歡口感醇厚、味道濃郁的啤酒,而朝日啤酒的產品口感偏清淡,口味不夠突出,這使得它在中國市場難以與其他品牌區分開來。 據《投資者報》報道,中國消費者認為朝日啤酒口感“平淡無奇”,甚至有人稱其為“水啤酒”。相反,像青島、雪花等本土品牌在口感上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需求,因此更受歡迎。 朝日啤酒在產品創新和品類擴展方面也缺乏足夠的投入和精力。中國啤酒市場的消費者需求多樣化,注重品質,特別是口感,尤其是年輕消費者更加崇尚個性化和時尚的產品。 相比之下,朝日啤酒的產品定位較為保守,注重穩定和可靠的口感,缺乏與當地市場需求的匹配性,未能很好地跟上市場的步伐。相比其他啤酒品牌,如百威、哈爾濱等,通過不斷創新和品類擴展,不斷推出適合中國市場的新品種,使得自身品牌在中國市場更有競爭力。 并且,朝日啤酒在產品營銷和宣傳方面也存在問題。在中國市場,一些本土品牌通過與文化、時尚等領域的合作,以及大規模的廣告宣傳,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。相比之下,朝日啤酒的營銷和宣傳力度相對較小,缺乏創意和亮點,難以吸引中國消費者的眼球和興趣。 上述問題的存在,已有時日,朝日啤酒想要破局雖并非易事,但也并非沒有可能。眾所周知,深入市場才能了解市場,才能深刻洞察消費者痛點。 因此,朝日啤酒只有深入了解中國消費者的口味和需求,調整產品口感和口味,才能迎合市場需求。而通過市場調研和消費者反饋等方式,收集消費者的品鑒反饋和購買偏好等,同時可以借鑒一些本土品牌的成功經驗,如青島、雪花、哈爾濱等,在了解其他品牌在口感和風味方面的優勢的同時,快速改進自己品牌的產品。 與此同時,朝日啤酒加強產品創新和品類擴展,也是滿足中國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的重要方面。根據市場需求推出新品種,例如果味啤酒、酒精度不同的啤酒等,以及與中國文化相關的特別版啤酒等。也可以考慮引進一些本土品牌成功的產品策略,如與咖啡、茶等其他飲品的混合飲品等。 另外,提高營銷和宣傳力度,增強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。比如通過與時尚、文化等領域的合作推廣,與一些知名媒體合作,還可以通過社交媒體、短視頻等新媒體渠道擴大品牌影響力。此外,也可以考慮推出一些具有吸引力的促銷活動和禮品,以提高消費者的購買興趣。 簡而言之,朝日啤酒只有做到對中國市場充分了解和適應之后,方能在產品策略、宣傳和推廣方面有的放矢,才有助于提高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和占有率。 渠道建設不力,市場競爭力存疑 朝日啤酒在中國市場遭遇瓶頸的另一個重要因素,是渠道布局不足。與其在日本本土市場不同,中國啤酒市場的渠道格局更加復雜,需要具備更強的戰略眼光和營銷能力來應對。特別是在產品定位與創新不足、定價過高的情況下,朝日啤酒的渠道建設和市場推廣力度,顯得更為重要。 在各路“諸侯”群雄逐鹿的中國啤酒市場,早已經形成了激烈的競爭格局。在本土啤酒品牌的壟斷市場之外,眾多國際啤酒品牌在華爭奪剩余的市場份額。 朝日啤酒在華市場銷售除了應對如青島、雪花等本地品牌外,還要直面硬剛包括百威、嘉士伯等在內的國際大牌。與這些品牌相比,朝日啤酒在中國市場的渠道建設和推廣力度方面存在明顯短板,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。 一方面,朝日啤酒在中國市場的渠道建設相對較少。相比之下,像青島、雪花等本土品牌通過在各大超市、便利店、酒吧等銷售點的廣泛覆蓋,以及和電商平臺的深入合作,使得它們的產品更容易被消費者找到和購買。而朝日啤酒在這方面的投入和布局相對較少,導致產品銷售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。 另一方面,朝日啤酒的推廣力度相對較小。在中國市場,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對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影響非常大,因此品牌推廣至關重要。 然而,朝日啤酒在中國市場的廣告宣傳力度較小,缺乏有吸引力的推廣活動,難以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和興趣。相比之下,像百威、青島、雪花等品牌通過大規模的廣告宣傳和與明星、大型活動等的合作,成功地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,從而推動了產品銷售的增長。 此外,朝日啤酒可以通過和酒店、餐飲等行業合作,將產品推向更廣泛的消費人群。品牌推廣對于產品在市場上的表現也至關重要,朝日啤酒可以通過大規模的廣告宣傳,與明星或者大型活動等合作,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。在推廣活動形式方面,可以考慮開展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活動,吸引消費者的興趣和關注,例如與中國文化、傳統節日相關的合作活動。 綜上所述,朝日啤酒需要進一步加強渠道布局和推廣力度,以便更好地適應中國市場的需求和消費者的購買決策。例如通過擴大銷售點的覆蓋范圍,和電商平臺的深入合作等方式,增加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曝光度和銷售渠道。 結語 對于朝日啤酒而言,要想打破困局,真正實現中國市場的宏大夢想,需要更加深入細致地了解當地市場情況,制定出更加適合的營銷策略和方式,打造真正符合中國市場的產品和品牌形象,努力擴大市場份額,從而贏得消費者的青睞。只有在不斷改進和創新的道路上,才有可能實現在中國市場的可持續發展。 作為外來的品牌,朝日啤酒被“水土不服”的問題困擾已久,如何破局尚未可知。對朝日啤酒而言,未來到底是“朝日”還是“落日”,一切只能交給市場、時間去檢驗。 |